杨绛最治愈的10句话,给予无数人深思和希望

6年前,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在北京逝世。
她虽已逝世,却用饱含真诚的笔触,把对人生、对生命、对人间情感的思考留给了世人。
这位作家就是杨绛,一位享年105岁的老人。新华网曾这样评述:“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
而她的作品经久流传,其中的经典语录更是抚慰了众人的心灵。
01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愁,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

常听人说,我有过人生至暗时刻。
什么是人生的至暗时刻。家庭逢遭变故?事业一落千丈?亦或是感情一塌糊涂?
我想这都算得上是,你也许为此怒斥老天的不公,也许暗然感叹自己的命苦。
正如杨绛先生说的,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
原本跌宕起伏才是人生常态,一帆风顺不过是偶然事件。
我曾身处黑夜中,但我敢直视黑夜,并且相信光明即将到来。
02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记得曾看过陈道明在节目《一年级》中对表演新人说过的一段话,感触颇深。
他告诫年轻人: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风光过,你还在山下。山上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不定什么时候,山下的人会爬上来,一定要做好自己。
社会中一定会存在贫富差距,权力高低。
这是由你身处的环境、后天的努力、年龄、家庭所决定的,急不得。
你只需做到精神高贵,内心富足便好。
不低看于人,不高看于己。平视才能对等,方可在自己的眼睛里看见自己。
03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得势时,宾朋满座。势穷时,旁无一人。
卑微分为两种。一是真的卑微,二是原本不卑微的人却愿意以卑微的姿态,去和真正卑微的人相处。
从此,他的视野里多了一份东西,这份东西称之为感同身受。
这类人无疑是温暖的,是带有共情的,也是恩怨分明的。
04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你要知道,我减肥是为了身体好,而不是要你觉得我瘦了更好看。
我努力工作,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好,而不是为了取悦领导。
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以自身出发,而不是要成为你眼中的我。
生活本该如此,简单而纯粹。
05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

三年的疫情,让我们患得患失。有人失去生命,有人丢失生活,也有人平淡度日。
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想过,接下来的生活方式将被改变。
也未曾意识到,被改变了的,将难以回到当初。
珍惜当下,才是应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06
刚开始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谁都有脆弱的一面,在挫折面前也希望有一个肩膀可以倚靠。
事实上,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在无人的深夜,独自舔舐着伤口,待到天明,又微笑着面对生活。
假装坚强,假装对一切毫不在意,假装自己还好。
久而久之,原来这些苦痛也不过如此。
面具戴得久了,你倒真变成了那个人,那个无需倚靠别人,也能面对一切处之泰然的自己。
07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愧对他人的时候,往往令自己感到惭愧,更不愿提及。
三五好友酒桌畅谈时,我们更愿意吹嘘当年勇,没人会向他人诉说自己的亏心事。
那些事只会令自己不堪,所以选择忘记。
林清玄曾说过:“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其实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处世境界,更是用惭愧之心来审视自己。
这种惭愧只针对自己,与他人无关,也无需跟他人提及。
人最怕的是骄傲自满,不懂反省。只记得曾几何时风光无限,选择性忘记那些愧对于人,愧对自己的龌龊不堪。
心有惭愧不敢忘,才能更好的鞭策自己。
08
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当你开始说了第一个谎言,你就需要100个谎言来圆。
我未曾拥有的,才会胡编乱造。
我不是不怕谎言被拆穿时的尴尬,而是我赌你像我一样,也未曾拥有过。
这便是一个人最大的无知,无知者无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填补他,让谎言变为真知。
09
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

灵魂驾驭肉体,才能一生充实与快乐。
若肉体凌驾于灵魂之上,那人也只会变成一具麻木的躯壳。
且二者相比,要使灵魂得到快乐,一杯热茶,一本好书,一缕阳光即可。
肉体则享受物质上的快乐,终其一生在名利场厮杀,最后血肉模糊,灵魂也蒙上了烟尘。
要想活得快乐些,让灵魂做主,让肉体为辅。
10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人生长则百年,短则数十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人生有何意义,有何目的,也许每个人都说不清楚。
但在找寻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不间断的完善自己。
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修行,去改变,不辜负自身的难能可贵。
一个人没有多大能耐,渡不了别人,那就全意渡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