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链条布局!遵义开创“白酒+”新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9:55:00    

四月的赤水河谷,浓郁酒香漫溢,生产现场火热,白酒产业激荡澎湃势能,奏响春之序曲。


连日来,在贵州安酒习水3万吨酱香型白酒扩产项目和茅台“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片繁忙景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重要增长极。


贵州珍酒厂。马云才 摄


在产区繁荣与产业进阶的过程中,遵义市始终坚持发展与生态并举、产业与产区并重、品牌与标准并塑,白酒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效益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白酒产业实现产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10.9%,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下展现出了强劲的产业韧性和创新活力。


2025年,遵义市将力争年产白酒25万千升,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从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热火朝天,到“卖酒向卖生活方式”的燃动场景,点点滴滴都是遵义白酒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稳扎稳打,也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

与时俱进优布局

独特的气候、地貌,加之水土原粮、古法酿艺,让遵义拥有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在此基础上,2022年初,新国发2号文件赋能遵义白酒产区擘画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的美好蓝图,为遵义发展壮大白酒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抢抓机遇,遵义积极围绕“创新强链、配套补链、优化固链”,推动完善白酒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呈现白酒产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一系列“白酒+”新赛道,正在诠释遵义产区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酱香酒制作工艺之糙沙



酱香酒制作工艺之推晾


丰富产品形态,遵义从引入白酒关联企业和满足细分消费市场两方面入手。今年的成都糖酒会上,“中西合璧”的酱酒威士忌、酱香黑啤等产品同台亮相。不少仁怀“酱香军团”也借多元化产品破局,带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小酒”。


探索酒旅融合,遵义围绕酒景、酒街、酒庄、酒餐业态,推出了“醇香之旅、醇味之旅、醇洌之旅”等六条主题游线路,围绕酒旅新场景新玩法新体验,推出酱香音乐节、酒令大赛、非遗展演等88场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奉上丰富的“酒旅大餐”。


讲好酒品故事,遵义充分利用老烧坊、老窖池厚重的酿酒文化,让游客实地参观、探秘酱香白酒的酿造技艺和过程,近距离感受白酒的文化传承和品牌价值。


数据印证发展。仁怀市白酒产业在2023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继续衔枚疾进,2024年达1157.1亿元,同比增长10.69%力争2025年白酒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这是正在打造“酱酒第二极”的习水县定下的年度目标。汇川区、播州区、赤水市、桐梓县等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确定了各有侧重的发展路径,遵义白酒产业呈现出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董酒生产车间


向“大”集中,向“小”分化,多极崛起。坚持绿色发展底线,随着遵义产区内部各要素的不断优化和协同,将进一步推进产区品牌建设,促进产区知名度、美誉度及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切实增强遵义产区白酒品牌的整体势能。


蓄能聚势“加速跑”

上甑机器人挥舞着钢铁“手臂”,正上演一场“机械芭蕾”,传统上甑技艺变成精准的数字指令,大大缩短上甑时间。


近日,记者走进贵州唐庄酿酒有限公司智能酿造车间,和传统酿酒车间几十甚至上百名工人干得热火朝天的场景不同,这个车间仅几名工人来回巡视设备。


这里,正在探索中国白酒行业传统技艺与智能化酿酒结合的创新场景。


国台酒庄(仁怀名酒工业园区)。胡志刚 摄


面对产业转型的时代命题,遵义持续推动酱香白酒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创新迭代建设智能车间、数字酒库,初步构建了覆盖原料种植、机械制曲、智能酿造、数字营销等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


“安静”生产场景背后,科技力量奔腾不息,让传统白酒产业焕发新动力。


不仅以“智”赋能,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多的行动,在遵义铺展开来。


遵义好酒,标准化生产,以匠心坚守初心。从《遵义大曲酱香型白酒》(T/GZSX030—2018团体标准)《酱香型白酒小作坊生产规范》等标准体系出台,到积极开展酱香白酒产区认证赋码工作,遵义白酒严格执行统一的生产、勾调、储存、检测等一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产品溯源管理,以品质赢得未来。


遵义好酒,源自遵义好粮,已经很久。制定出台《遵义市红高粱生产环境保护规定》,对本地红高粱生产环境包括红高粱种植、收购、贮运、加工、品牌建设等所依赖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组合进行全方位保护。


遵义好酒,向“绿”提“质”,向新而行。守牢生态和发展底线,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一系列绿色环保设施的加持,为遵义白酒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砝码。


立足资源禀赋,厚植发展根基,培育内生动力,在白酒产业蓄能聚势“加速跑”的路上,遵义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品牌价值持续彰显。


董酒厂酿酒车间。胡志刚 摄


目前,全市白酒企业中共有“中华老字号”5家、“贵州老字号”19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家、省长质量奖2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2家,酒类中国驰名商标12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在2024年华樽杯品牌价值200强报告中,遵义酒类品牌数量18个、占比9%。这些,都为遵义白酒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有可为新未来

面对“十四五”收官之年,遵义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亦清晰可见:持续做优做强白酒首位产业,推进一批酒企技改扩能,围绕“以销促产”,研究制定支持白酒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重点酒企扶持力度,抓好白酒产销衔接,全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贵州安酒2号地块,已建成投用的白酒园区


步步为营的背后,是遵义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加快发展白酒产业的脚踏实地。


立足“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产业发展定位,遵义将充分发挥白酒产区优势,在产能结构与效率优化、企业梯队结构重塑及市场端进行持续创新突破,积极面对白酒产业的深度调整。


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是爬坡上坎之时,越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更多探索实践正在有序推进。


在今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集中采访中,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遵义将抓好“四个一批”建设,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和业态,更大力度推进“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同时,创新营销方式拓展国内外市场,深入研究开发适应不同地区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有针对性地办好“黔酒中国行”“黔酒全球行”等活动,推动白酒“出海”。



记者了解到,3月20日,“黔酒中国行”遵义产区名优白酒推介活动2025年首站来到成都,借助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平台,共签约合作项目265个,签约金额1.2亿元,意向客户3000余人次。接下来,还将走进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长沙、青岛、哈尔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打开空白市场、巩固现有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增强遵义酱香白酒的影响力。


从“重点培育”到“多元打造”的定位升级,从产能升级到品牌出海的全链条布局,遵义正以“一瓶酒”为支点撬动产业转型,将赤水河畔的酒香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这将为白酒行业穿越周期注入积极力量。


可以预见,秉承独特的自然条件及雄厚的产业基础,遵义白酒产业将不断释放出作为支柱产业的魅力,在服务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擦亮“遵字号”金字招牌、带动相关产业振兴发展、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全媒记者:林朋

部分图片来源:习水发布、仁怀市酒都情文旅集团

编辑:何祖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