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号!这个板块爆发期要来了!机构预计今年全球市场将出货1205万台
随着AI大模型的不断升级,以AI眼镜为核心的智能穿戴设备正成为科技巨头、AR/VR厂商和新兴品牌竞逐的焦点。
国金证券表示,小米、字节等厂商AI智能眼镜有望在二季度发布,下半年更多品牌将推出新品。小米AI眼镜将对标Meta,采用高通AR1+恒玄2700芯片,功能丰富,还将推电致变色版本。华为盘古多模态大模型更新至5.0,其AI眼镜交互体验有望提升。
2025年被业内一致认为是AI眼镜的爆发“元年”。Wellsenn XR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强势突破152万台。随着Meta、雷鸟创新等头部企业火力全开地推进布局,AI眼镜产业正从“概念验证”大步迈向“规模智造”阶段。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AI眼镜相关企业超440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以超过350家AI眼镜相关企业数量居首位,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8.8%。
此外,美国互联网公司Meta近日称计划最快在今年年底推出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系列中一款更高端的版本,内部代号为“Hypernova”。该产品将内置更清晰的单眼显示屏并升级摄像头等配套设备,预计售价将超过1000美元,甚至有可能达到1400美元。
从功能上来看,Hypernova将具备App运行和图像显示等基础功能,并通过手势控制和镜框两侧的电容式触摸进行控制。具体而言,通过首次推出的“神经腕带”系列端侧产品,可实现诸如旋转手掌来滚动内容等操作,该配件拟与眼镜捆绑销售。此外,该产品还将配备进阶版本的摄像头,以及继续开发并搭载适配的AI聊天机器人。
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547万台,同比增长101.9%。
尽管如今的AI眼镜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同样面临诸多痛点和挑战。
首先,AI眼镜仍存在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如续航时长不足、AR导航偏差、手势识别的误触率较高等。其次,AI眼镜的摄像头、麦克风持续采集环境数据,引发隐私泄露担忧。此前,Meta Aria Gen 2曾因未明确数据用途而遭用户抵制。
此外,当前的AI眼镜市场仍缺乏统一技术标准,不同品牌的产品互不兼容,开发者需为每个平台单独适配应用,导致生态碎片化。同时,“价格战”也加剧了同质化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百镜大战”不仅是硬件厂商的角逐,更是AI技术落地与生态重构的缩影。2025年的爆发仅是起点,未来,AI眼镜或进化为“人体增强器官”,直接与视觉神经交互,实现“所见即所得”的认知革命。在这场“百镜大战”中,唯有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与生态协同并重的企业方能引领智能穿戴的新浪潮。
3月中旬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加速推动智能穿戴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高政扬分析,当前,技术迭代、政策催化与生态裂变正逐步成为驱动行业稳健增长的三驾马车,行业也来到了从主题投资向基本面投资转变的关键节点,AI眼镜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新兴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下一个消费电子热点,AI眼镜核心产业链将直接受益。可着重关注消费电子板块中,切入AI眼镜产业链的光学模组、传感器、AI芯片等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掌握组装和生产环节的核心制造商。AI眼镜销量的爆发,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量,投资者可深入发掘AI眼镜板块的投资机会,把握市场新的增长风口。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