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 汇民意 办民事——赤水市石堡乡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
群众事无小事。自去年以来,赤水市石堡乡人大主席团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各类事项,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通过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从“杂乱闲置”到“产企入驻” 盘活了低效资源资产
“以前这里是个玩具代加工厂房,业主搬迁后场地就闲置出来了。”石堡乡人大代表、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程飞建表示,“逢年过节在外务工群众回来或到石堡来垂钓游玩游客,想找个环境好的地方吃饭,还需到邻近乡镇,十分不方便,乡党委和人大主席团在了解到情况后,结合石堡当前冷水鱼发展,打造了现在这个鱼庄。”

为了更加高效推进石堡鱼庄建设,实现资产盘活和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双目标,乡人大联络站组织部分市、乡两级人大代表,前后开展了8次现场调研和会议论证。同步采取群众会、居民代表大会等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将闲置厂房改造、设计、盘活、运营,逐一向群众作说明和公开,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用于鱼庄的打造。目前,该鱼庄已完成改造,并投入实地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外来游客、周边区域群众共3500余人次就餐,营业额达26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石堡乡人大代表还积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式,对乡内闲置敬老院、革新小学等低效资产进行盘活和利用,积极引进和推动建设纸钱厂1家、泡菜厂1家,为就近20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从“政府出资”到“群众集资” 修复了破损漫水桥体
位于石堡乡红星村一组的漫水桥,也是连接红星村和益群村的便民桥,因受暴雨影响,导致部分桥体被冲毁,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群众希望能得到政府支持,尽早修复。石堡乡人大代表袁润明在接到群众诉求后,第一时间向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反馈,并主动向石堡乡党委、政府汇报,帮助群众争取桥体修复资金。同时,积极发挥“乡帮会”作用,组织群众集资、商议漫水桥修复事宜。

为加快桥体修复工程,石堡乡人大联络站第四联络小组部分人大代表、“乡帮会”成员主动参与、主动轮岗,围绕桥体修复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等关键环节,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过关、资金使用合理合规。据悉,该工程共历时12天,花费资金10余万元,其中,群众集资6.8万余元,石堡乡政府向上争取应急资金3万元。目前已完工并恢复通行,有效解决了附近200多名群众安全出行问题。
从群众呼声到群众认可 化解了多年矛盾纠纷
近日,石堡乡红星村、大滩村因饮用水源问题再起纠纷。袁泽洪作为涉及群众之一,同时也是乡级人大代表,在群众反映问题时,及时向乡人大联络站汇报有关情况,并主动与大滩村水源区管理人员联系,组织红星村群众召开群众会,进一步听取大家诉求,收集大家意见,商讨解决方案。
石堡乡人大联络站在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驻村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驻组干部和村干部,到现场复核了纠纷情况,并组织涉及该片区用水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通过“开门纳谏、共商共治”的方式,就如何做好饮水分配、管理、维护等问题进行磋商,形成一致意见,将群众反映用水困难的呼声,转化为化解群众诉求得到群众认可笑声。

据了解,红星村与大滩村用水纠纷可追溯到1994年,虽经过多次调解,但因客观和外部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如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枯水期水源水量不足、区域水压不稳、管道老化导致水质浑浊等,时常还会激化两村间用水矛盾。对此,石堡乡党委、政府组织带领群众寻找新水源,主动编制项目、向上对接争取资金,拟将困扰两村群众多年饮水难题解决到位。目前,已通过资金争取,用于解决该水源区域取水设施改造,改造完工后,预计可储水1万方,能全覆盖保障两个村群众日常饮水,彻底化解两村因用水产生的矛盾纠纷。
下一步,石堡乡人大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坚持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问题导向,组织更多人大代表深入群众、走访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人大代表们实际行动回应群众诉求和期盼,为群众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来源 赤水市石堡乡人民政府
编辑 曹依蕾
二审 程姣
三审 王迪 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