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蓝田县供电公司:党建+优质服务 守护农民“致富果”
阳光讯(记者 佟怡)四月春风暖,春灌正当时。当前,正是大棚樱桃灌溉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农民樱桃稳产增收,4月9日,国网蓝田县供电公司组织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蓝田星火)共产党员服务,来到西安市蓝田县洩湖镇唐沟村农文旅融合樱桃产业园,开展上门服务,守护农民“致富果”。

唐沟村农文旅融合樱桃产业,是蓝田县洩湖镇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也是西安市的第一个樱桃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占地50亩,年产约650万元,带动全村300余户村民增收。眼下,樱桃树进入膨果期,灌溉用电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挂果质量。
为切实保障樱桃特增产增收,国网蓝田县供电公司以“党建+优质服务”为抓手,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专业部门及共产党员服务队“保春灌”小组,主动对接属地农业水利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时掌握区域春耕生产整体安排,提前制定 “一园一策”用电保障方案,把服务阵地前移到田间地头。同时,国网蓝田县供电公司还专门针对农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建立了档案,并为群众提供83301234电力热线服务。新苗种植及春灌期间,供电服务人员会主动上门征询产业用电需求,指导、解决春耕春灌期间的用电问题,助力“采摘+旅游”农文旅项目发展。
“大叔,您大棚里的灌溉控制器最近电压稳不稳?线路有没有发热情况?”当日,在唐沟村农文旅融合樱桃产业园内,(蓝田星火)党员服务队针对大棚内潮湿易引发线路故障的特点,逐棚对漏电保护器、灌溉泵等设备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治理,累计更换老旧电缆200余米,消除安全隐患13处,并为大棚管理员详细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发放“24小时服务联系卡”,确保产业用电需求得到随时解决。
据了解,该产业园的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动监测土壤墒情,远程控制灌溉阀门,每亩地能节水 30% 以上,其“毫秒级响应”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为此,国网蓝田县供电公司提前组织人员对园区周边的 10 千伏线路进行了隐患排查与治理,并依托“党建+科技”模式,通过党员技术骨干结对帮扶,推动传统农耕向数字农业转型。
当前,蓝田县洩湖镇2.6万亩大棚樱桃即将迎来成熟季。国网蓝田县供电公司党委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用好“一个动力源”,持续深化“党建+优质服务”模式,把党员责任区建在果园里、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田埂上,用可靠电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