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猛股份:振动筛单项冠军造出AI“小萌”,智造升级有何密码?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郑棋文】可以焊大船、焊机械,也可以切割、涂装……面对形态各异的大件产品生产难题,专攻非标大件的机器人“小萌”都可以高效解决。这款被称作智能装备专家的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21年,是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猛股份)机器人产品的代言人。
“2025年,我们不仅给‘小萌’装上了AI大脑,也通过接入开源大模型,构建私有化部署,进一步提高企业智能化水平。”威猛股份总经理王思民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作为振动筛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在内部智能化改造中探索出工业机器人“新赛道”,并通过AI赋能企业智造升级。未来,威猛股份将继续拥抱数智化,助力新乡县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提升。
“智能制造是一种意识”
机械臂灵活转动,在火花四溅间,一个关于传统行业主动拥抱智能化的发展故事正悄然上演。
作为新乡当地首家从事振动设备生产的企业,威猛股份曾凭借主营产品振动筛,成为第二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1年以来,威猛股份成功开辟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新赛道,转型服务型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发展渐入佳境。
在王思民看来,威猛股份的一系列成果离不开创新理念、智能制造。
当国内振动产品底层技术依赖国外引进,采用单一振动源时,威猛股份提出并创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振动产品技术路线,推出WFPS系列复频筛产品。
当振动筛生产线的智能化难题,成为制约生产效率的卡点时,威猛股份用尽各种办法自己研发,工业焊接机器人“小萌”因此问世。

从2021年至今,“小萌”机器人家族不断扩大。随着小萌H(自行走全场景大件焊接机器人)、小萌Unit(柔性拼焊加工单元)、小萌Q(切割机器人)等新品的问世,“小萌”家族的工作场景,也延伸至多个细分领域,包括风力发电设施、船舶、桥梁、核电设备、锂电运输专用箱体等。
当AI浪潮来袭时,威猛股份聚焦AI技术的落地与应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柠萌AI”系统,为“小萌”机器人家族装上了“大脑”,实现从单一结构创新到智能化升级的跨越。此外,威猛股份还通过接入开源大模型,构建私有化部署的智能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智能化水平。
…… ……
“智能制造是一种意识。”在王思民看来,上述威猛股份的发展变化,恰恰伴随着一个企业对智能化理解的变化。他认为,离散型装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化之路没有标准范本,因此注定更加有难度,但是创新理念与智能化探索,不应因难度而止于行动。
智能化探索有何“威猛做法”?
作为一家主营振动筛产品的企业,虽有智能制造意识,但从传统振动机械跨至新兴工业机器人,威猛股份的智能化转型跨度可谓不小,这背后有何“威猛做法”?
王思民告诉记者,振动筛产品是具有较强“非标”属性的大件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焊接的效率、质量和稳定性是困扰行业已久的难题。但彼时,市场上工业机器人多适用于中小件、标准件领域,振动筛这一非标大件很难找到合适的焊接机器人。
曾经,王思民也购买过两台市面上的焊接机器人,但用起来很不顺手,最终团队决定自己研发,意在实现自身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

“无心插柳柳成荫。”让王思民意外的是,本要用来解决自身痛点的“小萌”,恰恰契合了市场的需求,不少客户见到后都十分感兴趣。
目前,“小萌”不仅销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发达地区,还走出国门,卖到了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事实上,专注自身、进行内部智能化改造,是威猛股份始终遵循的做法。王思民告诉记者,不仅是“小萌”机器人,今年,威猛股份为“小萌”机器人装上的“柠萌AI”系统,同样也是内部智能化改造的“意外之喜”。

王思民认为,数字化对企业规范管理、未来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此,2008年,威猛股份开始布局信息化基础建设,并成立信息中心。2016年,信息中心升级为信息与大数据中心,着重构建企业数字化底层架构。2023年,信息与大数据中心跃升为AI中心,威猛股份聚焦AI技术的落地与应用。
“得益于多年来沉淀的数据资源和知识库,当AI迎来爆发时,威猛股份通过接入开源大模型,构建私有化部署,实现AI工具在业务层面的贯通。‘柠萌AI系统’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功能优化。”王思民说道。
谈及下一步,王思民表示,公司将深度利用AI技术来解决制造业里的更多痛点。
“在离散型装备制造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色,也都有不同的痛点。威猛股份的内部智能化探索做法,或许只适合企业自身,但探索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或许能为众多同行提供参考。未来,我希望威猛股份能够赋能更多企业,助力新乡县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王思民说道。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