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万商云集!第137届广交会将启,这些“新”意值得期待→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即将在珠江之畔开幕。尽管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单边主义阴云未散,这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贸易盛会仍以“万商云集”之势,向世界敞开大门。
本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举办,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
万商云集为外贸注入信心
美国“关税大棒”下,中国进出口成色如何?海关总署强势发声:“天塌不下来”。
4月14日,海关总署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25年一季度外贸成绩单: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成功实现平稳开局。
这与广交会的万商云集相得益彰。
第137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进口展展位数约1600个,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展。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晓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作为历届广交会的参展商、采购商、服务商,丝纺集团自1952年在广州成立以来,伴随着广交会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从第一届广交会开始到现在,从未缺席。如今,丝纺集团已经从一个单一外贸企业发展成为以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供应链服务、茧丝绸为主业的集团化运营企业。
本届广交会,广州轻工集团旗下7家企业参展,共设立103个展位,涵盖纺织服装、新材料及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餐厨用具、食品饮料、日化洗涤用品、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等21个展区,推出近1400件创新产品,新品率达45%,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向全球客商全面展示集团创新发展新形象。
多个“首次”见证开放韧性
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广交会以多个“首次”回应挑战。本届广交会首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成果。

同时,首次新设集成房屋专区,继续设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与仓储设备、数字化工厂及智能制造生产线,风能、氢能及其他新能源产品,智慧出行相关技术产品等多个新兴产业相关题材的专区。
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新参展的企业超过4200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企业约3700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17000多家,通过各类国际通行认证的企业近22000家。
新质生产力构筑新优势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率先开幕。
汇聚“新”意的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广纳新质生产力。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展位规模近8900个,参展企业约3700家。

第一期广交会品牌展位4950个,共有经过严格程序遴选出的969家品牌企业参展,其中新纳入品牌企业14家。首次参展企业超1600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100家,比上届同期增加约900家,助推中国制造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第一期企业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表现突出,展出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覆盖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次在第一期友谊大厅设置的服务机器人专区,展览面积4200平方米,展出了覆盖个人、家庭以及专业领域的各类机器人,涉及安全巡检机器人、迎宾讲解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为机器人企业打造高水平展示空间,共吸引相关优秀机器人企业46家参展。
从“关税清单”到“机遇清单”,从贸易壁垒到合作桥梁,当“东方之约”在风浪中如期履约,一个拥有14亿人口超大市场的国家,正以行动为不确定的全球经济注入稳定预期。

文|记者 孙绮曼
海报|记者 刘佳宁 伍岩龙
视频|记者 邓鼎园 廖梦君 梁岚 张惠鑫
编辑:束孟卿
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