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品味遵义︱“十八帮”,江湖上的名利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8:26:00    

远眺土城古镇 何春联 摄

文︱石影

临河临江的城镇必有码头,这些码头也铸就了城镇丰厚的文化底蕴。

赤水河蜿蜒而行,自南向北穿过一座以山为伴、以水为邻的小镇,在这里孕育出独特的码头文化。

水运因其便利和低成本,在物流贸易中向来拥有难以替代的地位。位于赤水河中下游河段的土城镇,因地理位置,自汉唐以来就是赤水河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

土城古镇 图片来源:醉美遵义行

珍贝、丝绸、木材……还有不可或缺的盐,各式各样的货物在这里流通,也因地利之便,引来各方商人云集。

明清时期经过河道疏浚后,这里更是成为连接川滇黔贸易的重要节点。货物经水运至土城之后,再经陆路转运至贵州北部地区。

水运带来了船运业兴盛,随之造船业、竹木业、商业贸易等迅速发展,土城镇也成为赤水河流域的重要商贸交易中心。

土城老街 师利平 摄

水运商贸为土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孕育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土城“十八帮”文化。

“十八帮”中比较特殊的是袍哥,这一极富地域特色和江湖色彩的组织,在商业气息浓厚的各帮之中,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袍哥以“信义”为信条,利用自己的江湖地位,更多充当起了各帮之间的裁决者和调解人,维护着公序良俗,堪称“十八帮”中的民间衙门。

其实,土城一开始出现的并不止“十八帮”。由于商贸兴旺带来商贩云集,大大小小的行业商人组成了二十余个帮会。随着财力物力人力的积累,逐渐壮大的各帮会为了发展,开始向现代商业过渡。

土城古镇 图片来源:旅居习水

1913年,由各行业帮会首领商议,在土城镇内中街设立的工商联合会就是一例,其架构与现代商业行会已颇为相似。工商联合会按行业属性,分别成立了十八个帮口,今天所说的土城“十八帮”由此而来。

在工商联合会的组织下,“十八帮”不仅在商贸领域继续发展,还投入地方公益事业,甚至用集资入股的形式筹办银行,引贵州一时风气之先。

夜色中的土城古镇 图片来源:醉美遵义行

不过万事万物皆有荣衰之期,领一时风骚的土城“十八帮”,终难逃时代的变迁。

20世纪上半叶,战乱频仍,即使是偏居西南崇山峻岭的贵州也不能幸免。战乱带来的动荡,摧毁了“十八帮”发展的根基。随着各商会负责人的离去,土城“十八帮”也随之消散,一时兴盛的贸易重镇逐渐萧条。

时至今日,有关土城“十八帮”的故事依然数不胜数,这是岁月写下的商业史书,更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生活印记,留下的独特商帮文化地标。如今土城古镇里、“十八帮”文化体验馆中,来来往往的游客们追寻着这份历史记忆。

图片来源:旅居习水

河水奔流不息,岁月荏苒不留。时过境迁,川盐入黔的旧日时光已然远去,今天的土城告别了昔日的商贸喧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东山再起。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酒旅融合……时代赋予了古镇土城新的发展机遇。当年盐运带来了土城的千年繁盛,催生了“十八帮”及其文化特质,新机遇下的土城会迎来怎样的变化,诞生怎样的文化,令人遐想。不管怎样,就让我们在这幅岁月描绘的图景里感受新的气息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