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粤读新职业⑦ | 她是工业互联网“智能管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6:57:00    

【职业小档案】

工业互联网运维员是“全科医生”,需精通“望闻问切”,会诊断设备故障,又能“开方治疗”;也是“智能管家”,要确保设备联网稳定,还要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自动唤起运维服务,可追溯全生命周期数据。

据了解,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在2023年已达1.35万亿元,覆盖85%以上的工业大类,直接推动运维员需求上升。全国范围内,“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缺口超300万,运维员是核心紧缺岗位之一。“我们非常需要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广日电梯信息中心负责人付东军说道。

早上8点15分,广州工控集团广日电梯信息中心软件开发科科长谭媛登录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检查各业务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开启每天的工业互联网运维工作。最近她与团队正忙于企业数据中台建设项目,这是团队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随着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互联网正重构制造业的生产、运营和服务模式,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新职业——工业互联网运维员,正逐步走进各大制造业企业。

让电梯制造与服务“上云”

“广日云”平台是谭媛及其团队负责的数字化系统平台之一,该平台在2020年正式上线,最开始涵盖功能较为单一,在谭媛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三年内完成了两代升级,打造成为电梯工程服务数字化应用管理平台,聚焦电梯安装调验、维修保养、质量分析、远程运维等环节,实时采集及分析数据,提升电梯售后服务的智能化、无纸化水平。

在运维服务模式方面,他们通过实时采集电梯工况数据及运维作业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对电梯隐患及时推送,维保人员可快速响应,技术人员可远程辅助处理,形成高效运作的运维服务体系。“我们已在近6万台电梯安装了物联网盒子,盒子每天收集电梯的运行数据,通过边缘计算,把有用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广日云’平台中。”此外,“广日云”平台还接入了27家政府监管平台,协助政府监管电梯使用安全。

实现设备互联、业务互通、数据开发利用、平台优化及安全保障,是谭媛目前的主要工作。“我们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推进一些工业互联网相关的系统及功能开发。其次是监控在用系统,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同时了解用户需求和问题反馈,持续改进。”谭媛说,具体来说,在产品设计与研发创新方面,他们通过分析电梯运行数据,指导设计改进,如由高频故障定位器件问题,由不同场景候梯数据指引产品选型及调度算法优化;在生产流程优化与智能制造方面,通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优化生产节拍,减少停机时间。

经过多年建设,广日电梯已实现系统间数据及流程的集成整合,支撑订单交付全过程的快速响应,生产车间变得可视化。所有关键指标都能清晰呈现在运营管理平台上。

谭媛在检查设备。

如今,谭媛和团队正忙于今年最大的项目——数据中台建设,“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我们企业已经实现所有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全覆盖。目前要做的是把这些系统的数据拉通,实现更快捷的大数据分析。”谭媛说,由于各个业务系统是在不同时期建设的,需要查漏补缺、升级迭代,统一口径,“原始数据都有,我们要把数据有效利用起来,让电梯制造和服务更加智能化”。

是“全科医生”也是“智能管家”

2015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谭媛入职广日电梯,成为企业研发部的一员,2021年调入信息中心。经过两个部门的历练,已具备产品开发及信息系统开发的工作经验。初入职场的她曾十分不解——为何一个简单的困人故障逻辑确定,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会反反复复地讨论。“在技术部门看来,应该对电梯隐患做出严格的安全保护,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就应当停梯。但维保部门考虑的是减少乘梯用户的恐慌,对于部分相对安全的情况,应当先平层放人。”经过长达半年的多轮、反复讨论,最终才对困人故障逻辑的定义达成一致,区分“肯定困人”“可能困人”两种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逻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不仅是设备及系统的守护者,更是工业文明与人文价值的摆渡人,不仅要考虑技术安全性,还要考虑人文关怀。”

“如果把工业互联网比作人体的‘神经系统’,运维员就是同时扮演‘全科医生’和‘智能管家’的角色。”谭媛认为,作为“全科医生”,运维员需精通“望闻问切”,既会诊断设备故障,又能“开方治疗”。作为“智能管家”,运维员既要确保设备联网稳定,还要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自动唤起运维服务,可追溯全生命周期数据。

“软件开发科的同事都可以定义为工业互联网运维员。”广日电梯信息中心负责人付东军介绍,企业核心业务系统达到25个,“广日云”平台是其中一个系统,而这25个系统都由工业互联网底座平台进行支撑。他介绍,尽管工业互联网运维员在2024年才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但实际市场需求更早已经显现,工业互联网自2010年开始快速发展,2023年已覆盖85%以上的工业大类,岗位在制造业的需求非常广泛。

统筹、文案/吴绍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海报设计/黄潭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