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劲“满格”,项目“加速”——全市一季度重点工作讲评活动现场调研侧记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4月28日,长沙举行全市一季度重点工作讲评活动。在现场调研阶段,大家走进湘江两岸的项目现场,感受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兴湘国科科创园
“腾笼换鸟”向蓝天
走进位于开福区东风路的兴湘国科科创园项目,你能感受到“腾笼换鸟”换来的发展新动能:这里是原湖南汽车城,曾是全省汽车品牌零售批发综合市场和展厅,见证了湖南汽车销售产业的成长。如今,这里将重点围绕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打造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区。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广泛关注。其实,在蓝天与地面之间,长沙的低空早已热闹非凡:全国首个飞行汽车跨江运行场景首飞,中南地区首个A类飞行服务站成立,无人机快递、无人机运输、无人机植保等应用新场景相继走进市民生活……在低空经济这个新风口上,长沙正直面挑战,乘风而上。
为充分发挥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先发优势,2024年12月,兴湘集团牵头,联合高速集团、建投集团、机场集团、体产集团共同组建“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今年初入驻园区开始试运营。
兴湘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建成4栋科研办公配套用房,设置孵化、科研、办公等用房,主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通过搭建科创平台,为科研企业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孵化培育、投融资等定向服务。
兴联路大桥
湘江两岸10分钟畅行
当天,兴联路大桥正式通车试运行。这是湘江长沙段第15个过江通道、第12座跨江大桥。
驱车从开福区驶上兴联路大桥,在双向8车道的桥面上一路畅行,开福区与望城区通行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0分钟以内,为长沙“一江两岸”协同发展按下“加速键”。
“这座大桥很漂亮!”行驶在兴联路大桥上,抬头是大桥中间两座椭圆形的主塔高耸矗立,塔部顶端“兴联路大桥”几个大字清晰可见;放眼窗外,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月亮岛清晰可见,其椭圆的形状和主塔形状颇为相似。
兴联路大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桥以“湘江绣月”为设计灵感,将月亮岛的柔美曲线融入建筑美学。148米高的主塔与江心月亮岛遥相呼应,勾勒出“双月印江”的壮美画卷。塔、岛与银星湾公园相映成趣,勾勒出“一桥一岛一公园”的立体景观格局。
记者发现,大桥两边还各有两条红色路面的慢行道,中间一条高约1多米的栏杆将慢行道与车行道分隔开。这是大桥设置的独立过江慢行系统,将骑行道与机动车道完全隔离,市民可在桥上静赏日出日落,尽情感受“山水洲城”的独特魅力。
兴联路大桥由长沙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建。项目总投资37.93亿元,路线全长5.475公里,主桥长4.96公里,跨湘江主桥为双塔斜拉桥,主跨达380米,通行时速可达60公里/时(河东段50公里/时)。自2021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参建各方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运用10个新型工法,研发2项专利,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据了解,兴联路大桥西连长益复线高速,东接兴联路城市干道,其通车将为长沙北部城区增添一条横贯东西的快捷通道,便捷益阳、常德等城市与长沙的往来。同时,还将进一步促进滨水新城与金霞组团发展,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已引入几十家重点企业入驻
形似“外星盒子”的数字空间站,科技感十足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拔地而起的高层办公楼……来到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科技的魅力扑面而来。据了解,在这个以算力为核心的园区里,每一秒钟都有数以亿计的数据在机房内处理后发往终端。
地处湖南湘江新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总占地面积约897 亩,总建筑面积约25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40亿元,聚焦算力、算法、算据和计算应用四大产业要素,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基础软件、5G技术、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等产业领域,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先进计算产业。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第一区E12、E13 地块建设完成;二、三区主体全部完成;二区幕墙工程完成39%,三区幕墙工程完成至34%。首开区开园后,已引入威胜信息、天数智芯等几十家重点企业入驻。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大家边走边看,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强化项目“引擎”作用,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