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DM版强?到店试驾秦L EV:“冰箱彩电大沙发”才是卖点

11.98万元起售的秦L EV,确实完全超乎电车通的预期。
去年,比亚迪将技术重心放在混动领域,依靠拥有2000km综合续航、百公里油耗2.9L的秦L DM-i顺利打开混动中型车市场。多款车型搭载第五代DM技术之后,比亚迪的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秦L EV的上市表明,比亚迪要进一步挖掘纯电动车市场了。
当电车通在汽车平台输入“15万以内”“中型车”“纯电动”三个关键词搜索后,符合要求的产品也只剩下七款,关注度比较高就只有深蓝SL03、极狐阿尔法S5和荣威D7三款竞品。

图源:电车通摄制
相比之下,秦L EV的主要优势在于更低的起售价以及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的标配。当然,短板也是有的:快充维度,深蓝SL03更快一些;续航方面,荣威D7顶配版拥有更高的610km的纯电续航;在相似价位下,没那么追求空间的用户完全可以选择配置更丰富的纯电动紧凑型轿车,比如小鹏MONA M03、广汽埃安AION S等等。
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公布秦L EV的相关订单数据,但毕竟是存在续航焦虑的纯电车,秦L EV的市场热度自然远不如秦L DM-i那么火爆。
唯有实践才能知道答案,电车通前往附近的比亚迪王朝网线下门店去了解一番,从购买者的视角来重新感受这款新车。
为了续航和舒适,用户偏爱中高配版本
这次观察的比亚迪王朝网门店,可能是全广州市规模最小的一家。受限于展厅面积,店里正中间是上市许久的元PLUS,“配角”仅有汉、秦L EV等三辆展车,王朝网中的夏、唐等大体量车型均缺席。
不过,店面的人流量还算可以,即便是工作时间也依然有数位客户进店,而且试驾车可以随时调度,也算是弥补展厅面积小的遗憾。

图源:电车通摄制
在电车通观察到的几位客户中,一家数口一起来看车的显然更多,但要指出的是几乎绝大部分客户都是来看DM-i车型的,比如秦PLUS DM-i、汉DM-i、宋PLUS DM-i等等,专门来看纯电动车的可能就两位,一位是想试驾秦L EV的电车通,另一位则是想试驾元PLUS的“大哥”。
销售人员没有向电车通透露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客户占比是多少,只表示今年开始看纯电动车的用户确实增多了。
对于新上市不久的秦L EV,销售人员表示近期的订单量还算意料之外,三个版本中最畅销的是中配版和高配版,入门版的订单量偏少,但主要获得网约车司机的青睐。
看到秦L EV的配置表之后,电车通很快理解了中配版和高配版会是更多用户首选的原因:中配版比入门版贵一万,但续航更高、性能更强,这对驾驶便利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高配版比入门版贵两万,但新增的座椅加热/通风、车载冰箱、HUD等配置确实又值回差价。

图源:电车通摄制
提到秦L EV的竞争对手,销售人员透露大部分用户会看重乘客舒适性,到店看车时会特别对比了同价位的小鹏MONA M03、深蓝SL03等纯电动轿车,最终下定秦L EV的用户主要是出自国产大品牌的认可,以及空间和智驾带来的舒适性增益。
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已经深入民心,而纯电动领域并非只有比亚迪一位行家,背靠传统厂商技术的埃安、深蓝,新势力阵营中的小鹏等等,在纯电动家轿市场都有自己的理解。从多数客户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愿意为纯电动车的续航和舒适性买单,不再纯粹追求低成本的出行生活。
升级明显,秦L EV不是秦L DM-i的纯电版
秦L EV与秦L DM-i的整车造型肯定不会有太大差距,设计上最显然的差距自然是前格栅了。

图源:电车通摄制
由于没有那么大的发动机散热需求,秦L EV用简约的封闭式前脸来替代大尺寸下格栅,整车呈现出“小号比亚迪汉EV”的既视感,家庭用户比较在意的网约车属性得以削弱。
除了外观上的小幅调整之外,没有内燃机的秦L EV还拥有65L前备厢空间,可以放一些不常用的随车物品。

图源:电车通摄制
相比秦L DM-i,秦L EV的中控台位置似乎刻意收窄了烤漆饰板的宽度,但那种居家氛围依然没有变。由于展车是高配版,12英寸W-HUD抬头显示、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50W手机快充、车载冰箱等等配置都有提供。
2月份上市的秦L DM-i智驾版,只是在老款秦L DM-i的基础上加入了天神之眼C,车载冰箱、50W手机无线快充都没有配备,而且现款秦L DM-i智驾版采用的是后E型四连杆独立悬架,而秦L EV采用的是后五连杆独立悬架,驾乘质感也会有所区别。
为了体验驾乘质感上的变化,电车通特地申请了短暂的车辆试驾。PS:试驾车是秦L EV中配版,动力总成相关参数与高配版一致。

图源:电车通摄制
不得不说,秦L EV的加速能力很强,3.1s的0-50km/h确实带来很直接的推背感,官方用0-50km/h加速时间来替代0-100km/h加速时间,或许暗示了秦L EV在中高速路段下的动力输出来得有些慢,但这不过是猜测,还需要等到电车通深度试驾之后才能求证。就在市区试驾的这段路程而言,秦L EV在中低速下的性能输出能力完全没有问题。
在总结一下后排的乘坐感受,腿部空间还有两拳左右的余量,两个后排充电接口和带杯架的中央扶手也算是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不过后排座椅没有靠背调节,考虑到这不过是一款15万元以内的中型车,这一配置没有提供完全可以接受。
值得一提的还是底盘的滤振能力。秦L EV在通过起伏路段、减速带和凹下去的井盖时,后排感受到的冲击并不大,尤其是经过桥面与路面的明显凸起时,底盘不出现连续弹跳的廉价感,这点让电车通很惊喜。

图源:电车通摄制
秦L EV和秦L DM-i均属于秦L车系,后续推出的新款秦L DM-i在配置方面会与新上市的秦L EV看齐,车载冰箱、五连杆后悬架想必都会安排上,但就现况来说,秦L DM-i智驾版才刚推出不久,最新技术仍被秦L EV独享,搭载最新配置的秦L DM-i可能还需要再等等。
当然,如果你对这些新增配置并不感兴趣的话,其实可以直接考虑非智驾版秦L DM-i,或者稍微等等新款秦L DM-i的上市,在这之前现款智驾版完全有可能会降价清库存。
押注驾乘舒适性,秦L EV靠“软配置”打天下?
体验秦L EV之后,电车通对这款中型纯电动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本以为秦L EV与秦L DM-i的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总成罢了,但实际上随着品牌控本能力的提升,即便属于同一车系,后来者的综合实力会比前者强不少。
去年,比亚迪依靠秦L DM-i在混动家用车市场扬名立万,今年自然也会期望秦L能够进一步开拓纯电动车市。

图源:电车通摄制
只不过,不同于秦L DM-i在节能方面的遥遥领先,秦L EV在续航和快充这两个用户比较注重的地方没有绝对的统治力,因此官方选择从体验下手,通过车载冰箱、座椅通风/加热、大尺寸屏幕、高阶智驾等一众驾乘舒适性“软配置”来投受众群体所好。
现在国内车市有小鹏MONA M03、广汽埃安AION S、深蓝SL03等走量车型,秦L EV能否顺利超越这些车型可能要等到过了4月份这一销售完整月才能知道了。
(封面图源:电车通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