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堂|坪山实验学校麒麟秀课系列活动之麒麟名师展金课活动举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
春漾三月,坪山实验学校举办“麒麟秀课”系列第一期——麒麟名师展金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八位麒麟名师通过示范教学,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他们以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为全校教师带来一场场教学盛宴。

杨宇蓉围绕《昆虫记》这本名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原著中的经典语句,细细体会法布尔字里行间的“温度”,更加贴近作家法布尔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对昆虫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热爱。她以明晰的板块和活动聚焦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舞台和思路支持,任其进行尽情发挥,思维的火花在其中迸发,课堂氛围热烈活跃。

庄泳程借助三首边塞诗的关联阅读,从边塞战场的烽火,到中原沦陷区百姓的期盼,再到临安城的奢靡,引导学生感受鲜明对比与时空张力。通过生动语言与背景讲解,让学生深切感受边塞风沙和临安奢靡。

胡美华紧扣两大任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以听说读写为抓手,将一节生动的《花钟》呈现在老师们面前。通过圈花朵、猜花名、报花时、做花钟四个环节为支架,帮助学生迅速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分析关键句之间的关系,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运用提取整合的方法概括段意。

苗东军执教的《分数乘法(二)》抓住问题设计,借助数形结合直观理解,让学生从吃饼干这一具体实例中引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在夯实计算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梁海莲以“烙饼问题”为引子,通过影视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这一抽象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动手操作,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逐步理解烙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杨燕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语言学习、文化传承与科学探究巧妙融合,引导学生探索“工匠精神”,启发创新思维。通过猜谜、快读、小组合作复述等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王荣珂老师以新课标为指导,针对五年级学生特点,设计《排球—正面双手移动垫球》。通过创设"郎平选拔助教"故事情境,将学、练、赛、评有机融合,结合情境进行多元评价,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此次“麒麟名师展金课”活动为全体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师之间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未来,坪山实验学校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