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破圈”、学科融合 江夏书记校长“打擂”赛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陈克茂、张春霞)4月3日,江夏区小学正校级干部优质课比赛启动。12位书记、校长以一线教师的身份同台赛课,从AI互动到宇宙探索,从文言文解密到数形结合,率先垂范为教学改革注入创新动能。
他们中,既有用AI“复活”孔子、跨学段赛课的九年一贯制新校校长,也有音乐“跨界”科学、揭示“美丽”化学的90后校长……校长们褪去管理者的身份,以精彩课堂诠释一线教学的无限可能。

课堂革新——
科技赋能、跨学科融合点燃学习热情
校长们的课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科技赋能、实践探究为核心,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向阳学校校长胡丽萍巧妙地将《两小儿辩日》变为“三小儿辩日”,鼓励学生扮作“小儿丙”,并与AI“孔子”互动,自主解答科学问题,将文言文学习与物理、地理知识深度融合。大花岭小学校长熊辉在《竹石》教学中融入AI咏物诗创作,引导学生从“竹石坚劲”感悟郑燮清廉品格。

东湖路学校书记龙芬利用AI生成动画、引导学生共创AI绘本,使英语课堂生动有趣。参赛者中最年轻的90后、庙山小学校长戴祁也在“美丽的化学变化”中引入AI,融合科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表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校长的课像魔术一样有趣!”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上完戴祁的课,齐心小学花山校区六(2)班唐明杰说,“我觉得自己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还想问问AI,燃烧属于化学反应吗?”
正如戴祁所说,“课堂的核心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会他们探究的方法。像探索者一样思考,像创造者一样解决问题,这才是未来教育该有的模样。”
育人深耕——
核心素养与品格教育润物无声
以学科知识为土壤,校长们深耕核心素养,让品格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课堂。东方小学校长操建树在《日食》中,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验证天体运动规律,从“假设-探究-结论”全链条培养科学思维与严谨态度。实验小学古驿路校区执行校长李小雅在《海上日出》中,以巴金散文为范本,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观察颜色、亮度变化,并联系生活感悟自然之美,实现“读写结合”与审美素养双提升。

大花岭小学校长熊辉则借《竹石》一课,引导学生从“竹石品格”思考做人准则,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偶像”,如竹石、松树、莲花等,让课堂不仅学语文,更学做人。

熊辉表示,《竹石》既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节思政课。“再过两个月,六年级的孩子就要离开校园,我希望他们记得,校长曾经给他们上过一节课,教会他崇尚高尚的品格、学习诗人高尚的品格。”
管理破局——
校长“躬身”课堂,推动教育生态变革
事实上,这群校长们从未远离讲台。语文、英语、音乐……有的校长每周要上8节课,甚至只能利用午休时间与教师交流。但谈到亲自“打擂”赛课的意义,校长们无一例外地提到“找准痛点、以身示范”。东方小学校长操建树直言:“老师们以后参与教研活动、上公开课就再没有退路了!”五里界小学校长祝志东表示:“只有亲自上课,才能发现一线教学的不足。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必须先做到。”庙山小学校长戴祁在课上发现了“隐形学困生”,促使她计划在今后更重视个性化支持,“让每个学生被看见”。

江夏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教育系统深化作风建设的一次实践。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下,校长“打擂”不仅打破了管理者与课堂的壁垒,更以“回归一线”的姿态推动务实作风落地。通过赛课,校长们从政策制定者变为实践引领者,直面教学痛点、关注学生需求,有效避免了管理决策“纸上谈兵”的倾向。这种“躬身课堂”的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摒弃形式主义,将精力聚焦于教学能力提升与课堂实效。未来,该区计划将校长授课常态化,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和技能提升活动,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一场“打擂”,一次革新。江夏区的校长们用课堂证明:好的教育管理者,是成为师生成长的“同行者”。当AI技术点亮课堂,当科学实验叩响宇宙之门,当校长与学生的笑声回荡在教室——这里书写的不仅是教学的突破,更是教育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