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梅子时间十年——抄读的态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7:23:00    

我们的滴滴答答的时间,不用传统、经典的喙头来修饰,我们的时间,用毛笔摩画。在她小手上划一道长线,从腕底到指尖,她反过来画我;在空气中画一棵树,从树根到树梢,找到宁静,在纷乱世界保持宁静,听到流水,听到鸟叫,听见风。我怀里的孩子,和吴昌硕李根源互动的碑刻,都站在文庙一角;我怀里的孩子,与民国大师、文人和英雄的珍贵遗迹共享时间,这是苏州文庙里的梅子时间,苏州人的读书时间,而文庙,碑刻博物馆,德善书院,也正是读书人的苏州。

2025年4月24日上午,又一个星期四,梅子时间十岁。德善书院内一如往常,抄读,再抄读,没安排纪念活动。主持人顾梅说,不图热闹,热闹不得,潜心抄读就好。

梅子时间在苏州文庙

十年前,装修一新的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德善书院,把每个星期四上午交给苏州中学退休教师、陈式太极拳传人章志平老师和苏州职业大学副教授顾梅老师,定名为梅子时间。十年来,梅子时间没有辜负文庙的希望,确定了以抄读、画信等为主要形式的讲学活动内容,热闹不得也有名,形成了苏州文庙里的梅子时间阅读品牌和文化品牌。常州常丽华等更将其远播,近年来加入主持的湖南女孩文公子还用英语推送。十年弹指,又漫长细致,梅子时间不懈怠,疫情防控期间也没掉线。

苏州文庙所在,是苏州千年读书地。苏州中学、苏州文庙、苏州图书馆、沧浪亭,处处秉持着范仲淹等古人先贤千年府学的文脉传承。而今天的苏州,站在经济潮头文采依旧。十年前文庙精心装修、精心布置出德善书院,与碑廊碑刻匹配呼应。重要的是,这里又生成了梅子时间,令许多人感念不己。曾在苏州文庙古玩市场经营店铺的姚女士直言,文庙这样做,发扬了传统,激活了自身。古有安得广厦之叹息,今有广厦,各地都有大量广厦,却被政府张三上了大量的锁。苏州文庙启动一间广厦,拨动了一段时间。顾梅表示,十分感念感恩,有幸与文庙结此缘分。

梅子时间在碑刻画廊

梅子时间被安排在碑刻博物馆,也巧妙地衔接了碑刻。主持人常把孩子们带到碑刻前,识碑看字。

碑刻见证历史。苏州的文化和历史,是苏州人的伟大创造,也有许多外地人的杰出贡献。碑刻中有八十岁吴昌硕给四十多岁李根源的题匾,而云南腾冲人李根源正是创办云南讲武堂和老子军的民国英雄文人,还对苏州吴中的考古大有贡献,并归葬于吴中穹隆山中。贵州人谢孝思根植苏州,对姑苏古城和文物保护尽心尽力。谢老的传人现今正不遗余力地维护苏州文脉,致力教育,推动阅读,并在宗教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做实事,于是太湖大讲堂慈济基金会静思书院等齐聚苏州,一时吸引众多人物。

原苏州市文化局局长魏嘉瓒认为,苏州的千年繁华文脉昌盛,有人才虹吸现象的原因,天南地北的才俊都来到苏州,敬仰苏州。魏嘉瓒曾编著《苏州园林》,他年轻时曾去数宝带桥、尹山桥的桥洞,白天数、晚上数,认为终于数清楚了。去年,八旬老魏局长得知中式古建、苏州园林设计师陈天趣大名后,立刻登门拜访,相见恨晚。

梅子时间与见证历史、人物和传奇的历代碑刻相嵌相印,加深了自身的文化含量。主持人认为,每一块碑刻作品,都有故事或传奇,观赏浸染解读,成为梅子时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梅子时间在于潜心抄写的笔尖

梅子时间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演,多是默然于抄读,然而有观点认为,正是这种默然于心的抄读,对作文读书和语文教学具有极大启迪价抄。若以教育视角关注梅子时间,这就是重点。

抄读是梅子时间的主课。从《论语》到《黄帝内经》等。为什么抄读?要从主持人个人体验说起。顾梅面对钱穆大师的大部头著作,曾作电脑抄录四次和软笔抄写一次,共计五次。这份功夫很难想象,这种抄录抄写方式的效果自然明显。顾梅的博士论文被誉为最美博士论文,不是说论文还可以这样写,而是论文竟可使用如此美丽精粹的文字。当程式化日趋普遍,美与个性自然惊艳。

1986年某委推出的现代汉语规范,以民国作家学者大师作品为主流。1986年至今近四十年,并没涌现可出其右堪为新规范的作家和作品,现代汉语语言文字之美,仍在民国。朱永新编著的《重塑心的文化》,再现了十九位民国名家论述中国文化的文章,读之怦然心动。那就是典范。一个学子能一口气将大师著作抄五遍,不知是何况味。反正顾梅开讲,从抄写入手。

一支毛笔,抄写再抄写。咬定青山。此现象可否引起研究学派流派的专家关注,见仁见智。笔者九年前通讯《苏州文庙里的梅子时间》曾指出,抄读,看似简单的动作,或许就是学习语文的捷径,葵花宝典。本来,上乘武功,动作都并不复杂。

除了抄读,梅子时间还有画信,长信。找点闲暇,还在碑廊金砖上画圈,在空气中画一颗树,与自然交汇。而抄读的态度,敬重的神韵,总是梅子时间滴滴答答慢慢流淌的开始。(李竹人)

相关文章